格列林-纳尔逊悖论( Grelling-Nelson' s paradox)语义悖论之一。1908年由格列林(K. Grelling,1886-1941)与纳尔逊共同提出。这一悖论认为某一事物或某一属性P如果它本身不属于该事物或不具备该属性,即P不P则P称为它谓的;否则称为自谓的。例如“具体”是它谓的,因为“具体”是一个抽象概念,它并不具体。其他如“物质”、“思维”、“实践”、“情感”、“理智”、“叠韵”、“诗词”、“长”、“短”、“红”、“火”等等都是它谓的;而“字”、“中文”、“多音词”、“抽象”等等则是自谓的。如果我们把一切它谓的事物或属性所成之集记作H。格列林纳尔逊所提出的问题是:“它谓”它谓吗?即H∈H吗?显然H∈H,当且仅当,H是自谓的,当且仅当,H∈H。导致了自相矛盾。
想要了解更多“格列林纳尔逊悖论”的信息,请点击:格列林纳尔逊悖论百科
标签:格列林纳尔逊悖论,格列林,纳尔逊,悖论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书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shu.com/article/119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