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樟,樟科樟属常绿乔木,高20米。树皮灰色光滑;枝条圆柱形无毛;叶卵形互生深绿色,先端呈镰形,叶柄淡绿色;花序腋生分枝细弱,淡黄色有香气;幼果球形绿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其木理多文章,故谓之樟”是油樟的名称由来。
油樟原产于中国,分布于河南、山东、台湾、四川、云南、广东等地,在越南、老挝、朝鲜也有分布。油樟喜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不耐旱,适宜深厚疏松、肥沃的酸性至中性土壤。可通过播种、扦插进行人工繁殖。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近危(NT),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油樟的果、根、树干、树皮、树叶都可入药,据《江西草药手册》中记载,树皮水煎可缓解酒醉;根浸酒可治疗跌打内伤;茎叶煎汁治火伤;鲜树心嫩叶可治疗狂犬病;樟果可缓解胃气痛、腹痛。樟叶揉碎涂抹于肤可防蚊;樟脑油涂抹于门窗、墙边可防蛀。樟木香气浓郁、耐腐蚀,是造船制箱、民用家具的上等用材。唐朝白居易曾以樟树而自喻:“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想要了解更多“油樟”的信息,请点击:油樟百科
标签:油樟,油樟,栽培技术,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