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高,根据病因可分为非疾病性和疾病性两种情况。非疾病因素引起者,一般无需特殊处理;而疾病因素引起者,则需通过血糖测定、肾功能检查、肾脏彩超等检查进一步明确病因,然后针对病因进行药物、血液透析等治疗。
一、非疾病性情况
个别人群在月经期间,或剧烈运动、体温升高、过度劳累、严重受寒、服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后,会出现尿微量白蛋白升高的情况。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经充分休息、合理降温、减少运动量、适当保暖、遵医嘱停用影响肾功能的药物或渡过月经期后,即可恢复正常,无需特殊处理。
二、疾病性情况
1、糖尿病肾病:本病可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使肾小球滤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增多,超出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大分子蛋白质排出增加,进而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格列本脲、二甲双胍、罗格列酮等降糖药,卡托普利、贝那普利、氯沙坦等降压药治疗;出现肾功能不全者,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手术。
2、高血压肾病:本病可破坏肾小球的滤过屏障,使血液中的蛋白质从尿液丢失,进而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l)、血管紧张素受体Ⅱ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等降压药物治疗,并注意调整饮食、运动方式。
3、肾小球肾炎:本病可影响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使大分子蛋白质排出增加,进而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这种情况下,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呋塞米)、降压药(如卡托普利、氯沙坦)、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药物治疗,并注意限制食盐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劳累等。
4、其他疾病:除上述疾病外,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妊娠子痫前期、败血症、尿路结石等,也可引起尿微量白蛋白升高。这些情况下,患者应及时前往泌尿外科、肾内科、血液内科等科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尿微量白蛋白高,通常被认为是早期肾脏病变的指标之一,此时肾损伤还处于可逆阶段,因此,患者应及时前往泌尿外科、肾内科等科室,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促进肾功能修复,以免延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标签:白蛋白,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