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书>百科知识>悲哀的玩具

悲哀的玩具

2023-07-12 22:08:04 编辑:join 浏览量:701

悲哀的玩具

十悲哀的玩具 李广田

内容讨论内容讨论

1为甚麼作者感到家乡既生疏又恐怖? 1为什么作者感到家乡既生疏又恐怖?

(1)村裏有一条三四里长的大街,作者连那最热闹的街的中段也没有到过,所以说是生疏。 (1)村里有一条三四里长的大街,作者连那最热闹的街的中段也没有到过,所以说是生疏。

(2)既然村裏有这麼多他不知道、不熟悉的事物,所以他感到几分恐怖。 (2)既然村里有这么多他不知道、不熟悉的事物,所以他感到几分恐怖。

2 「那时候我的世界是那样狭小而又那样广漠呀。」(第2段)「我的世界」指甚麼? 2 「那时候我的世界是那样狭小而又那样广漠呀。」(第2段)「我的世界」指什么? 为甚麼「我的世界」会「狭小而又广漠」? 为什么「我的世界」会「狭小而又广漠」?

(1) 「我的世界」指作者的活动范围和他生活的村子。 (1) 「我的世界」指作者的活动范围和他生活的村子。

(2)因为作者的活动范围非常局限,所以说是「狭小」。 (2)因为作者的活动范围非常局限,所以说是「狭小」。 但他生活的村子裏有一条三四里长的大街,作者连中段也没有到过,对他来说,这个村子却是很「广漠」的。 但他生活的村子里有一条三四里长的大街,作者连中段也没有到过,对他来说,这个村子却是很「广漠」的。

3为甚麼作者不和街上的孩子玩耍? 3为什么作者不和街上的孩子玩耍? 街上的孩子有没有欺侮他? 街上的孩子有没有欺侮他?

(1)作者也曾参加街上的孩子的游戏,但往往他参加的一方失败了,孩子们便把责任归咎於他,使他再不愿意参加他们的游戏。

(2)街上的孩子并没有真正欺侮他,但却不愿意和他走在一起。 (2)街上的孩子并没有真正欺侮他,但却不愿意和他走在一起。 这种孤立他的态度,在作者看来,已算是欺侮他了。 这种孤立他的态度,在作者看来,已算是欺侮他了。

4为甚麼作者看见别人买糖果时便「咽著唾沫」,但却不走近卖糖果的担子? 4为什么作者看见别人买糖果时便「咽着唾沫」,但却不走近卖糖果的担子?

(1)作者像其他的小孩子一样喜欢吃糖果,因此看见别人买糖果时便「咽著唾沫」。 (1)作者像其他的小孩子一样喜欢吃糖果,因此看见别人买糖果时便「咽着唾沫」。

(2)作者家裏很穷,买不起糖果,他的妈妈教训他「见人家买糖果就得走开」,而他的妈妈又确不曾给他买过糖果,因此,他虽然很想吃糖果,但是从不走近卖糖果的担子,甚至听到外面有糖锣声,便连门也不出了。 (2)作者家里很穷,买不起糖果,他的妈妈教训他「见人家买糖果就得走开」,而他的妈妈又确不曾给他买过糖果,因此,他虽然很想吃糖果,但是从不走近卖糖果的担子,甚至听到外面有糖锣声,便连门也不出了。

5试回答下列问题: 5试回答下列问题:

(1)祖母怎样得到麻雀? (1)祖母怎样得到麻雀?

祖母是从檐下拾到这小麻雀的。 祖母是从檐下拾到这小麻雀的。 大概是大麻雀要飞出窝去,出窝时飞得太猛了,把小麻雀带了出来,摔到地上。 大概是大麻雀要飞出窝去,出窝时飞得太猛了,把小麻雀带了出来,摔到地上。

(2)作者得到麻雀后怎样对它? (2)作者得到麻雀后怎样对它?

作者得到小麻雀后,立刻从床下取出了小竹筐,裏面铺了棉花,上面蒙了布片,做成一个鸟笼。 作者得到小麻雀后,立刻从床下取出了小竹筐,里面铺了棉花,上面蒙了布片,做成一个鸟笼。 小麻雀饿了便餵它,还吻它的嘴角,不饿也餵它,又携了它在院子裏走来走去。 小麻雀饿了便喂它,还吻它的嘴角,不饿也喂它,又携了它在院子里走来走去。

(3)父亲知道作者养小麻雀后怎样做? (3)父亲知道作者养小麻雀后怎样做? 他怎样责骂作者? 他怎样责骂作者?

父亲知道作者养小麻雀后,一手便把小竹筐攫过来,跟著便把竹筐和麻雀一手抛到屋顶上。 父亲知道作者养小麻雀后,一手便把小竹筐攫过来,跟着便把竹筐和麻雀一手抛到屋顶上。 他还骂作者不爱惜小生命,要他下田去拾草。 他还骂作者不爱惜小生命,要他下田去拾草。

6试回答下列问题: 6试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的祖母对他怎样? (1)作者的祖母对他怎样?

作者的祖母是唯一爱作者的人。 作者的祖母是唯一爱作者的人。 她给作者说故事,唱村歌,有时一面纺纱,一面陪伴著作者。 她给作者说故事,唱村歌,有时一面纺纱,一面陪伴著作者。 作者在街外受了委屈,祖母会安慰他。 作者在街外受了委屈,祖母会安慰他。 闲时,祖母会为作者做种种玩具,如风筝、小笛、用秫秸扎的小马等,拾到小麻雀,会拿给作者做玩具。 闲时,祖母会为作者做种种玩具,如风筝、小笛、用秫秸扎的小马等,拾到小麻雀,会拿给作者做玩具。 作者受了父亲责骂,祖母也会安慰他,为他擦眼泪。 作者受了父亲责骂,祖母也会安慰他,为他擦眼泪。

(2)作者的母亲对他怎样? (2)作者的母亲对他怎样?

作者的母亲是爱作者的,但农村妇女不懂得表达爱意。 作者的母亲是爱作者的,但农村妇女不懂得表达爱意。 她从不买糖果给作者,甚至不让儿子走近糖果担子。 她从不买糖果给作者,甚至不让儿子走近糖果担子。 父亲责罚作者时,她永是站在父亲一边,甚至迎合丈夫的意思,附和著要狠打作者。 父亲责罚作者时,她永是站在父亲一边,甚至迎合丈夫的意思,附和着要狠打作者。 不过,她见寂寞的儿子有了玩具,也是高兴的。 不过,她见寂寞的儿子有了玩具,也是高兴的。

(3)作者的父亲对他怎样? (3)作者的父亲对他怎样?

作者的父亲一天到晚在田裏忙。 作者的父亲一天到晚在田里忙。 他的脸色老是阴沈、严峻,从来不对作者展露笑容。 他的脸色老是阴沉、严峻,从来不对作者展露笑容。 他不懂得玩具对小孩子的重要,把作者当玩伴的小麻雀抛到屋顶,骂他糟蹋小生命。 他不懂得玩具对小孩子的重要,把作者当玩伴的小麻雀抛到屋顶,骂他糟蹋小生命。 要是作者逆了他的意,还会来一顿打骂。 要是作者逆了他的意,还会来一顿打骂。 作者父亲的爱,似乎只表现在供应生活所需上。 作者父亲的爱,似乎只表现在供应生活所需上。

7作者成长后,对他的父亲表达怎样的感情? 7作者成长后,对他的父亲表达怎样的感情?

作者小时候对父亲是怀恨的。 作者小时候对父亲是怀恨的。 到了成长后,却很同情父亲。 到了成长后,却很同情父亲。 他明白到他的父亲在农村生长,自小便在田裏工作,要从土地上种出一家老幼所需,脾气坏些,不懂对孩子表达爱意,是无足怪的。 他明白到他的父亲在农村生长,自小便在田里工作,要从土地上种出一家老幼所需,脾气坏些,不懂对孩子表达爱意,是无足怪的。 他的父亲现在年纪已大,头发也斑白,在世的日子已经不多,还要为饥寒所逼迫,为风日所摧损,起早摸黑地在田裏工作,使作者更加怀念他的父亲。 他的父亲现在年纪已大,头发也斑白,在世的日子已经不多,还要为饥寒所逼迫,为风日所摧损,起早摸黑地在田里工作,使作者更加怀念他的父亲。

作法讨论作法讨论

8作者在记叙之中加插了自己的感受,试举出两个例子。 8作者在记叙之中加插了自己的感受,试举出两个例子。 (提示:从文中找出作者自述感受的句子。) (提示:从文中找出作者自述感受的句子。)

(1)作者在记叙他儿时的孤独,街上的孩子不和他玩时,加插了他觉得受欺侮的感觉。 (1)作者在记叙他儿时的孤独,街上的孩子不和他玩时,加插了他觉得受欺侮的感觉。 他说:「他们并不曾对我有甚麼欺侮,只是远离著我,然而这远离,就已经是向我欺侮了。」 他说:「他们并不曾对我有什么欺侮,只是远离着我,然而这远离,就已经是向我欺侮了。」

(2)他在记叙父亲把他的小麻雀攫去和抛上屋顶一事时,加插了他当时所觉的委屈,说:「但,我又怎晓得养麻雀是不应当呢!」 (2)他在记叙父亲把他的小麻雀攫去和抛上屋顶一事时,加插了他当时所觉的委屈,说:「但,我又怎晓得养麻雀是不应当呢!」

9试从下列三方面写出作者父亲的形象:(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的片段。) 9试从下列三方面写出作者父亲的形象:(提示:从文中找出描写的片段。)

(1)肖像描写 (1)肖像描写

¬ 当年的样子:脸色老是阴沈、严峻,从来就没有笑脸。 ¬ 当年的样子:脸色老是阴沉、严峻,从来就没有笑脸。

现在的样子:头发已经斑白,生活为饥寒所逼迫,健康为风日所摧损。 现在的样子:头发已经斑白,生活为饥寒所逼迫,健康为风日所摧损。

(2)行动描写 (2)行动描写

行动粗暴,如 行动粗暴,如

¬ 不等作者回应,一把已夺去小竹筐。 ¬ 不等作者回应,一把已夺去小竹筐。

不等作者抬起头来,已忽地一声把小竹筐抛到屋顶上。 不等作者抬起头来,已忽地一声把小竹筐抛到屋顶上。

(3)对话描写 (3)对话描写

说话都是短促的、命令式的、责骂式的,如「甚麼?」「拿过来!」「小孩子家,糟践信门,还不给我下地去拾草去!」 说话都是短促的、命令式的、责骂式的,如「什么?」「拿过来!」「小孩子家,糟践信门,还不给我下地去拾草去!」

10文章的最末一段,作者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情,试从该段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并加说明。 10文章的最末一段,作者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感情,试从该段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并加说明。

在最末一段,作者三次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把他对父亲的感情表达出来: 在最末一段,作者三次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把他对父亲的感情表达出来:

(1) 「在当时,确是恨著父亲的,现在却是不然:反觉得他是可悯的。」表现了他对父亲的同情。 (1) 「在当时,确是恨着父亲的,现在却是不然:反觉得他是可悯的。」表现了他对父亲的同情。

(2) 「 … …前面也只剩著短短的岁月了,便不由地悲伤起来。」表现他对父亲的一生境况感到悲伤。 (2) 「 … …前面也只剩着短短的岁月了,便不由地悲伤起来。」表现他对父亲的一生境况感到悲伤。

(3) 「 … …父亲有著那样的脾气,也是无足怪的了。」表现了他对父亲的谅解。 (3) 「 … …父亲有着那样的脾气,也是无足怪的了。」表现了他对父亲的谅解。

11 「听说,现在他更衰老了些,而且也时常念想到他久客他乡的儿子。」(169页6行) 11 「听说,现在他更衰老了些,而且也时常念想到他久客他乡的儿子。」(169页6行)

从句子表面看,是作者思念父亲,还是父亲思念作者呢? 从句子表面看,是作者思念父亲,还是父亲思念作者呢? 但真正的意思呢? 但真正的意思呢? 这是甚麼写作手法? 这是什么写作手法?

(1)从句子表面看,是父亲思念作者。 (1)从句子表面看,是父亲思念作者。 但真正的意思是作者抒发他对年老父亲的思念之情。 但真正的意思是作者抒发他对年老父亲的思念之情。 由他自己思念父亲,通过想像,写成父亲对他的思念。 由他自己思念父亲,通过想像,写成父亲对他的思念。

(2)想念某人而写成某人对他的想念,这种写作手法称为「对面写法」。 (2)想念某人而写成某人对他的想念,这种写作手法称为「对面写法」。 这种写法使意思更深入一层,因为双方面的思念,比单方面的思念更加感人。 这种写法使意思更深入一层,因为双方面的思念,比单方面的思念更加感人。

(如杜甫 《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 杜甫思念妻子,却写成在鄜州的妻子思念身陷长安的他了。) (如杜甫 《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杜甫思念妻子,却写成在鄜州的妻子思念身陷长安的他了。)

标签:悲哀,玩具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书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shu.com/article/296815.html
热门文章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