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书>百科知识>忧郁的眼神

忧郁的眼神

2024-06-17 10:04:59 编辑:join 浏览量:539

忧郁的眼神

“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六一儿童节,歌儿到处唱。歌唱我们的幸福,歌唱祖国的富强。我们自由的生长在这光荣土地上,我们要学好本领把身体锻炼强壮。努力努力努力,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

六月里花儿香,六月里好阳光,六一儿童节,歌儿到处唱。从新疆唱到珠江,从东北唱到西藏。联合国际小朋友一起快乐歌唱,说的话儿不同唱的歌儿一样。歌唱歌唱歌唱,歌唱和平全人类的希望。”这是一首流传在五十年代的儿童歌曲,也许在今天,许多人都早已淡忘了,可对于我们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来说,至今依稀能够吟唱几句,每每唱起,那幸福的时光、美好的瞬间,便会在眼前涌现,仿佛自己的身心亦已飞回到那个久远的年代。

历史的一页,已翻过千万回,今日,又恰逢“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前夜,为此,作为昔日的儿童,今日步入深秋的我来说,感慨颇多。

记得在我们的童年时代,虽然物质生活非常贫乏,生活水准也较低,能够吃饱穿暖上学读书就是我们最大的愿望,也是我们最美好的享受。虽然那时的经济并不发达,谁家能够拥有一台收音机就是非常奢侈的物品了,而电影歌曲书本则是我们攫取精神食粮的最佳处所。尽管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每家的孩子至少都在三四个以上,多则七八个也不足为奇。可那时的孩子,心地非常单纯,虽说兄弟姐妹们众多,但大家都能和平共处,相互谦让包容。虽然父母亲工作非常忙碌,却能够天天和我们在一起,让我们感受亲情的温暖、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现在,社会进步了,物质生活丰裕了,精神生活却感到非常空虚。尽管现在的传媒多种多样,通讯异常发达,从有线到无线,涵盖面越来越广泛,端坐家中足不出户,只要轻轻点击鼠标上网阅览,天下事便已尽收眼底、明晰心中。而相对来说,人际关系却与科技的发达成反比,人与人之间日渐冷漠,更有甚者,住在同一幢楼,同一个楼梯上下数年的邻居,竟然不知对方姓甚名谁?何处高就?城市的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人们的交往和情谊,被钢筋水泥的混凝土搁置在冷漠的边缘,各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已成为不争的现实。

虽说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一味地向农村倾斜,扶农优农的各项优惠政策不断出台,但在广大的农村,由于耕地面积的日益减少,再加之农村靠天吃饭的习俗亘古难改。为此,许多年富力壮的青年人,远离家乡去城市打拼,以此谋取一份适宜的工作,以得到那份相应的报酬养家糊口,为孩子的日后教育奠定经济基础。因为要去远方打工,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孩子带在身边终是会带来诸多的不便,甚至会成为捆住手脚的累赘,故此,许多年轻的父母,唯有把自己的孩子丢给家中年事已高的父母或者是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看管,自己只身他乡打拼。鉴于上述种种原因,一个新兴的名词也随之产生——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生活灰暗多于光明,酸涩多于幸福,期盼多于希望,泪水多于欢乐。

虽然以前在网络上看到过诸多的介绍留守儿童悲惨的命运,凄苦的生活,但激起我感情共鸣的还是那一双双忧郁的眼神。那些事例离我很远很远,只能从文字和画面上去感知留守儿童的无奈和期盼,而在我的身边、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却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留守儿童的悲与喜、苦与乐,尤其是那双忧郁的眼神。

我所任教的是一所私立学校,以作文辅导为主,学生们来自市区的各个学校,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下面乡镇学校的。在现代教育中,作文的比例涵盖面越来越大,即使在高考中,作文所占的比例也在日益升华,有着不可低估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颇有经济头脑和远见卓识的家长们,不惜斥资让孩子们利用双休日来充电,补习这不可或缺,甚至是占语文主导地位的作文这一部分。

在生活中,虽然我性格内向,极少与人攀谈,更不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在学校,我内敛的个性并没有影响我和学生的交流,尽管我在上课时除了必要的说话外,经常是箴默不言,但依旧改变不了学生对我的尊重和依恋。在众多的学生中,凭借我双眼的观察,就可粗略地分辨出哪些是市区的孩子?哪些是乡镇的孩子?哪些是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哪些是家境一般的孩子?哪些是生活在父母身边的孩子?哪些是留守儿童?都说眼睛是心灵的天窗,能够分辨出这些孩子所处的环境,完全是通过孩子们的眼神捕捉到的。

在我的学生中,有三个孩子给我的印象颇深,主要还是和他们接触的相对多一些,因为每个星期天的中午,这三个孩子都会和我们几位老师在一起共进午餐,所以也就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读懂许多。

眼神最为忧郁的是个六年级的男孩,家住在乡镇,为了赶早来市区的学校学作文,他在每个星期天六点钟就得起床,然后独自一人来到车站搭乘公共汽车,历尽九十华里的路程,赶到学校来上课。他的父母都在上海打工,是开公交车的,工作非常辛苦繁忙,闲暇时间甚少。虽说上海离我们这里只有短短的几百里路,可他的父母却很少回来,他是和乡下的祖父祖母一起生活的。听他说,他已有近两年时间没有和父母见面了,从他的语气和眼神里透出的是万般的无奈和浓浓的忧郁,平时很难见到他有丝毫的笑颜,在学生中更是时常沉默不语。为此,我在批改他的作文时也就非常地留意。

只要喜爱文字的人都知道,文字是自己思想感情的表达,是自己心灵絮语的见证。也许,成熟的人会在文字中掩盖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可以以虚拟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对于天真的孩子们来说,还远远没有到达那种境界。

一次,六年级布置的作文题目是《我眼中的未来世界》,从这篇文章的取材来看,基本都是写一些虚拟浪漫、富有创意新意的意境,而且有着很广阔的想象空间。也许是城里的孩子们见多识广、耳濡目染得比较多吧,所以许多孩子们写的都是文采飞扬、精彩唯美,那些奇妙的幻想即使是我们成年人也未必能够想象的出来。可从农村来的孩子,作文的内容相对来说,就要逊色许多。他们的想象力总是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在遣词造句上也没有太多的出彩之处,内容很平庸,更谈不上有独创的新意,缺少丰富的想象力和唯美曼妙的意境。在批改时,我特别留意了这个孩子的作文,虽然他的语句非常通顺,内容却平淡无奇,只是写了自己未来生活的床铺之类的生活小构想,言辞中仍不失那分忧郁的情愫。

也许这个孩子的家境并不太宽裕,也许是身居农村的祖父母生来生活就很简朴,虽然这只是我的一席猜想,但我从他的一些细微的小动作中仍可窥见一二。

一次在我们批改作文时,一位老师随手扔给我们几袋小包装的饼干,以此让我们消遣一下。其中一位老师没有吃,有事匆匆出去了,随手就把一小袋饼干放在桌上。那个孩子在吃好饭后偶然看到了那袋饼干,四处瞅瞅,以为没人看见,就以飞快的速度拿走,以便自己享用。这一幕恰巧被我们几位老师同时看见,毕竟已是十几岁的大男孩了,为了孩子的自尊,我们谁也没有言语,更没有戳穿。其实,这一袋小小的饼干也不过寥寥数片,如果在城里孩子的眼中,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也不会当着什么稀奇的东西那样珍惜。而在这样的留守儿童的眼中,可能已是非常奢侈的物品了。

还有一位也是六年级的学生,这个男孩叫李银,也同样有着一双忧郁的眼睛,只是比前面的那位男孩稍微活跃些。他的父母也在上海打工,是搞物流货运的,在繁忙的工作中,他的妈妈能够抽出一些时间回来看望老人、陪陪孩子。为此,在孩子的心中还能感觉到父母的一丝温暖。

记得一次吃午饭时,平时非常腼腆的孩子,却是表现出另一番神情。在碰到饭碗时,他的情绪就非常激动,以至于捧着碗的手竟有些颤抖,差点把饭碗掉到地上,在我们老师和颜悦色的说话声中,他一气吃下了三碗饭才尽兴。当校长问及他是否没来得及吃早饭时,他点点头说道:“早晨起来的稍微迟了点,怕赶不上公共汽车,所以连一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就匆匆上路了,八十里地的颠簸,再加之一个上午的课程,肚子早就饿得咕咕叫了,可又不好意思开口,所以在吃饭时就觉得特别的香。”听到孩子如此地叙说,我们几位老师心里感到有点不是滋味。若是父母在身旁,最起码能给孩子几个零花钱,让孩子就近买些点心充饥,也不至于让孩子饿坏了。

一次早晨,我正在做上课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这时一位端庄温和的中年妇女走进了我的视线,这时校长对我说:“这就是李银的妈妈。”接着就听李银的妈妈说:“昨天晚上刚回来的,一来办一些事情,二来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今天孩子走得很匆忙,外衣也没穿,怕孩子冻着,所以赶来送衣服给孩子的。”听着这些温馨的话语,看着母亲为了孩子,搭车赶几十里路,只为给孩子送件外衣,这绵绵的母爱不言而喻。

另一位是一个四年级的女孩,小小年纪已经在市里的家教中心寄居近两年时间了,为此,在各方面相对来说,比那两位男孩要大方懂事许多。每次只要开饭,她总会抢先把桌子放平、凳子放整齐,然后帮着拿碗筷、端菜端饭。平时来校或是放学时,总不忘和我们几位老师一一打招呼。虽然她也有着同样忧郁的眼神,但是却显得有些早熟,也许,这和她所处的环境有关吧。试想,小小年纪远离父母寄人篱下地生活,过早地饱尝了人间的辛酸和生活的艰辛,孩子的心里能不早熟吗?

上个星期天,适逢连绵阴雨不断,平时下午放学时都是校长亲自驾车把孩子送到她所寄居的那个家教中心。可巧这次校长没有开车,又逢风雨交加,为了对孩子负责,即使这样的天气依旧不能让孩子独自出行。源于一份高度的责任性,校长擎着雨伞,带着两个孩子在风雨之中行走了三四里地,终于把孩子送到了目的地。这时,他们三人的衣服全部湿透了,看着老师为送自己而被雨淋成这样,乖巧的孩子在路途中曾几次劝老师回去,都被老师婉拒了。在家教点的门口,懂事的孩子眼含热泪对老师说:“谢谢你老师!我淋湿了不要紧,要是把你淋病了,不能按时给学生上课,叫我们心里怎么过意的去?又怎么对得起你的学生们呢?”听到孩子的这番话,校长的眼睛不觉有些潮湿,虽然身上湿透了有些寒意侵身的感觉,可听到孩子的这番话,心里却是暖融融的。

一次,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别的孩子在一旁叽叽喳喳地高声谈论着,嘴里还在吃着零食,我也无暇顾及这些,只管闷头改我的作文。这时,我眼睛的余光飘到在我旁边一个黑色瘦小的身影在忙碌着,起先我也没太在意,可过一会,只见她不声不响地将一沓翻开的作文本送到我的旁边。此时,我眼睛一瞥,看到一摞打开的作文时,我不觉一怔,原来这个不声不响的孩子,是把今天要批改的作文都打开依次叠放在一起,省却了老师打开翻阅的时间。多么细心的孩子啊!我用感激目光向孩子投去深情的一瞥,可我看到是那丝略含忧郁的目光中浅浅的一笑……

尽管我的学生有上百人,但这几个略显特别的孩子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丝忧郁的目光总在我的眼中闪现,在我的梦中萦绕。为此,我常常会发出感叹:这些孩子们何时才能远离这样的目光?何时才能展开天真的笑靥?年轻的父母们,你们远赴他乡挣钱度日虽然非常辛苦,也实属不易,但千万不要忽略你的孩子,有时间就回来看看孩子、陪伴孩子吧。千万别让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生活的阴影,更不要忽略了孩子的心里健康,祖国的未来应当是健康活泼、朝气向上的一代人。花朵需要呵护,孩子需要关爱,为了孩子,为了未来,你们就不要再吝啬你们的那丝父爱母爱了,别让这忧郁的眼神陪伴孩子们终生!

标签:忧郁,眼神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书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shu.com/article/422395.html
热门文章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