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拼音是jīng,是形声字,㫃(yǎn)为形旁,生为声旁。本意为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子,引申泛指旗帜,又引申坚传营为表彰。
汉字释义:
1、〖名〗古代一种旗杆顶上用羽毛或牦牛尾装饰的旗帜[banner]
旌,游车载旌析羽。——《说文》
位所谓緌有虞氏旌也。——《礼记·明堂位》
建旌提鼓。——《国语·吴语》
又如:旌旄(古代用牦牛尾与羽毛装市先坚难航心识县受饰的军旗,或代指各种旗帜);旌羽(旌旗。因有羽饰,故称)
2、〖名〗古代旗的总称[flag]
旌蔽日兮敌若云。——《楚辞·九歌·国殇》
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资治通鉴》
又如:旌旃(泛指抗纪率旗帜);旌幡(泛指旗帜);旌帜(旗帜);旌末来明准友张式兴境幢(旗幡);旌头(旗杆顶端的矛头)
扩展资料:
常用词组
【旌表】jī来自ngbiǎo
〈文〉〖动〗封建时代由官府立牌坊、赐匾额对遵守封建礼教的人加以表彰
【旌麾】jīnghuī
〈文〉〖名〗
1、帅旗;指挥军队的旗帜
大破360问答遂军,得其~。——《三国志·夏侯渊传》
2、借指军队
~南指。的态——《资治通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