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追星者”对于偶像的崇拜在那些“非追星者”眼里都是不可理喻的事情“在经济学上,无法解释鹿晗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1314万封“微博情书”、唱片市场下行情况下,akb48接连破百万销量的专辑、tf boys三小只生日收到的粉丝送的4万平米月球地表、小行星及各种生日应援礼物。”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的,不可理喻的行为。本人是一个初中生,自认为对这种现象有比较深的体会。其实大部分人所崇拜的偶像是“官方包装+个人高度美化”的形象,如果概括起来就是一个被本人理想化的人设。往往这种“理想化的人设”会是遥不可及的,但是偏偏这些人设是寄托在一个凡人身上的。现在粉丝与这些偶像的互动性也在增强。举一个例子,粉丝狂热度和骂名成正比的日本偶像团体akb48。成员都是年轻可爱的女孩子,而这个团纯祥体最初的定位就是“可以面对面接触的偶像”。她们推出过“握手券”,大概就是你可以用在单曲cd发售前两个月抽奖购买,如果有一张“握手券”,就可以和你的偶像握手,有5秒左右的说话时间……曾经有一位做穗搏粉丝疯狂收集握手券,以至于握手会上会有起码2个小时的时间可以“独占”和偶像相处的机会……然而akb48的骂名也是特别多。不多说,只是在搜索引擎上输入“akb48”你就能族芹体会到……可是这些粉丝往往会忽略掉这些。他(她)们会往往沉浸于一厢情愿的迷恋当中。被人们所疯狂追求的偶像,大概都有这姣好的面容,可爱的举止或者出众的才能。在这些追求者生命中,也许缺少的正是这样一个少女(少年)。“偶像”在这个时候起到了弥补现实缺失的作用。所以这些追求者更愿意去接受那个完美的,存在于幻想中的角色,而自动过滤掉负面的信息。回答中仅代表个人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交流。
标签:追星,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