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
嵩高: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境。为五岳之。《尔雅.释山》:“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高为中岳。”嵩,一作“崧”。维:语气词,助判断。岳:高大的山。峻:高大。一作“骏”。极:至。 嵩高是五岳的中岳,耸入云天。 形容嵩山的高峻。语出《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礼记.孔子闲居》引《诗》“崧”作“嵩”,“骏”作“峻”。唐.崔融《为朝集使于思言等请封中岳表》:“嵩高维岳,峻极于天。风雷所起,设险于畿甸;霜露所均,作镇于邦国。”也单引〔峻极于天〕。也形容道德之高。《礼记.中庸》:“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
嵩高的解释 1.即 嵩山 。史记·封禅书:“昔 三代 之居,皆在 河 洛 之间,故 嵩高 为中岳。” 晋 戴祚 西征记:“ 嵩高山 ,东 太室 ,西 少室 ,相去七十里。 嵩高 ,总名也。”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其名有序,则 太室 西偏;其位可知,则 嵩高 佐命。”2.高峻。礼记·孔子闲居:“其在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夸饰:“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峡则
比喻经验丰富,善辨是非。清钱谦益古诗赠新城王贻上: “自顾骨骼马,创残卧东郊。敢云老识路,昏忘惭招邀! ” 参见:○老马识途
标签:岳峻,极于,高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