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池中物,汉语成语,拼音啊fēichízhōnɡwù,意思为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坦姿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池中物,典故名,典出《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原是周瑜所用的一个比喻,说刘备雄心勃勃,并不甘心蛰居一隅。后用以比喻哗信族胸无乱弊大志、安于现状之士。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周瑜上奏疏说:“刘备以勇猛雄杰的姿质,又有关羽、张飞这些熊虎一样的将领,一定不会长久屈从受人支配,愚意认为最好的计策应把刘备迁来安置在吴郡,给他大规模修筑宫室,多给他美女和珍奇玩物,让他享受声色之娱,再分开关羽、张飞二人,各自安置一方,让像周瑜我这样的人能协力和他们来攻伐作战,大事就可以定了。现在轻率地割出上地来资助他们,聚集这三个人,部在边境战场上,恐怕就像蛟龙得到云雨,终究不会是池中之物了。”《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周瑜传》
标签:非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