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内接正六边形圆森求出圆周率的下界为3,再用外接正六边形并借助勾股定理求出圆周率的上界小于4。然后对内接正六边形和外接正六边形的边数分别加倍,将它们分别变成内接正12边形和外接正12边形,再借助勾股定理改进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哗腔仔。
逐步对内接正多边形和外接正多边形的乱汪边数加倍,直到内接正96边形和外接正96边形为止。最后,求出圆周率的下界和上界分别为223/71 和22/7, 并取它们的平均值3.141851 为圆周率的近似值。
扩展资料:
3世纪中期,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为计算圆周率建立了严密的理论和完善的算法,所谓割圆术,就是不断倍增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求出圆周率的方法。
刘徽个人成就:割圆术与圆周率, 他在《九章算术 圆田术》注中,用割圆术证明了圆面积的精确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
他首先从圆内接六边形开始割圆,每次边数倍增,算到192边形的面积,得到π=157/50=3.14,又算到3072边形的面积,得到π=3927/1250=3.1416,称为“徽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割圆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徽
标签:割圆法,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