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尼斯开始的民众上街推翻政府的运动席卷了阿拉伯世界,被国内外众多媒体欢呼为‘阿拉伯之春’。但为什么这场运动能在一夜之间兴起,到目前为止产生了什么后果,分析清楚这两点对判断这场运动背后是否有阴谋是很有帮助的。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阿拉伯之春’从地理上看可分为两个地区,北非地区和海湾地区。在这两个地区运动产生的结果是穗枣弯截然不同的,北非三国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原政权没能控制住局势,或者下台或者暴发了内战;而海湾地区巴林、沙特、伊朗局势总体上看对现政权都是有惊无险,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我们试做猜闷分析。 欧盟以法国为主曾提出过一个‘欧盟——地中海合作伙伴计划’。北非历史上曾是法国长期的殖民地,影响至今犹存;今天利比亚的石油对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甚至德国都是最便利的能源保障;苏伊士运河对欧洲能源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更是至关重要;开发地中海地区既可以使欧洲的产品市场进一步扩大,又可以使欧盟向中东、印度洋、中国的发展获得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一切都要以北非国家的稳定为前提! 北非三国的动荡产生了五个后果 第一:‘合作伙伴计划’已经‘胎死腹中’,环地中海经济圈成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第二:在欧盟主要国家(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能源供应上占有巨大比重的利比亚成为了一个陷入内战的国家,欧盟最便利的能源基地丧失了; 第三:北非三国的动荡很可能继续波及到阿尔及利亚,一个动荡的北非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该地区伊斯兰宗教势力的兴起和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极端势力的进入,将让欧洲的发展时刻处于威胁之中; 第四:欧盟发行的欧元必将因此受到极为负面的影响,而与欧元竞争的美元则得到了相应的加强; 第五:欧盟向中东、印度洋、中国方向发展的咽喉通路‘苏伊士运河’处于动荡之中; 那么谁能从欧洲的损失中得到好处呢?答案是很明显的,美国! 利用突尼斯、埃及人民对执政者贪污腐化的不满,利用利比亚部落间利益分配上的矛盾,美国成功地在北非点起了燎原烈火!这把火烧的就是在‘对苏冷战’结束后与美国离心离德而且日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的欧盟! 海湾地区的运动为什么会有惊无险? 海湾地区的阿拉伯国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美国的盟国如巴林、沙特、也门;另一种是美国的敌国如伊朗、叙利亚。对这两种国家美国当然会采取不同的策略。 对以沙特、巴林为代表的盟国,美国必然力挺其执政者,这就决定了这些国家的政权不会被推翻。但在力挺的同时,美国也施加了一定压力,要求这些‘国王、酋长、埃米尔们’作出一定亲民的让步以便改善形象;不过这些所谓‘亲民’的让步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了让‘亲美派’获得更大的权力。 对‘伊朗、叙利亚’这样的敌国岩或,美国当然希望这次所谓的‘民主运动’能将反美的执政者一举推翻,除掉中东地区国家层面上最主要的反美政权。但在伊朗,内贾德政权拥有极为坚实的群众基础,‘亲美派’一触即溃;而如果在叙利亚发动,则将面临叙利亚政府以‘镇压美以间谍暴乱’为名义的坚决打击,成功可能性渺茫。 ‘美元增发’与‘油价暴涨’ ‘阿拉伯之春’发生的时间与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增发六千亿美元的时间是高度吻合的,这很可能不是巧合! 将‘华尔街公司的金融债务’转为‘美国国债’是‘美联储’这一私人银行的既定方针,要完成这一方针就需要大量增发美元。但汹涌而来的美元已经使全球陷入了通货膨胀,美元信誉急剧下降。这一问题是美国统治者必须解决的!因为石油是以美元结算的,所以油价涨得越高全球对美元的需求就越大,美元就能获得新的支撑;此时通过‘阿拉伯之春’将全球主要产油区陷于一片混乱,以便使石油价格迅速暴涨就会成为美国统治者的选择。这里必须指出的是,海湾地区的‘运动’处于美国的可控范围之内,不会造成对美国的真正损害。有限的‘运动’将使那些‘国王、酋长、埃米尔们’更依靠美国,将他们从高价石油上获得的美元老老实实地去买美国人宣传的‘最安全资产’——‘美国国债’,从而实现美元的‘对美国回流’。 ‘阿拉伯之春’是一场‘一石多鸟’的高超谋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看到更多的真相。 不过还需指出,这一谋略是有极大风险的,稍一操作不慎对美国的不利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当然,如果真能这样也是我们中国人乐于见
标签:之春是,阿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