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陷阱是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假说,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息率降低到一定限度后,无论货币如何增加,利息率也不会再下降了。
此时人们会产生利率上升而债券价格下降的预期,货币需求弹性就会变得无限大,即无论增加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存起来。发生流动性陷阱时,再宽松的拆禅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流动性陷阱的意义
流动性陷阱的存在,意味着运用货币手段来解决经济萧条问题可能是无效的。这一结论动摇了古典学派的理论根基。因此,围绕流动性陷阱问题,西方经济学界争论很大。
凯恩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美国经济学家J.托宾在其早期论文中,曾运用若干资料证明了流动性陷阱的存在,并明确得出货币政策段察不如财政政策有效的结论。然而,另两位美国经济学家M.布隆芬布雷纳和T.迈耶同样进行了实证研究,却得出流动性陷阱并不存在的结论。
货币主义代表人物M.弗里德曼则持某种折衷态度。一方面,他否定有流动性陷阱存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市场利率不可能无限降低,因为人们需要以货币来替代其旅燃尘他金融资产的普遍愿望会使利率的下降有一个最低的限度。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流动性陷阱
标签:凯恩斯,陷阱,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