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我看到你的问题我是有点担心我才进来的。
《太平经》是古代道教的一部重要典籍,里面除了讲述道教的一些思想之外,也有一些关于教育孩子的方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七不责”,也就是说,古人认为在七种情况下,对孩子不能责备。那么,古人说的是哪七种情况呢?
第一,当众不责。有些人有当众责骂孩子的习惯,但是在古人看来,这是不适宜的。原因在于,小孩子也有自尊心,当众责骂孩子会伤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孩子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自卑内向,自我封闭。二是习以为常,失去廉耻之心。
第二,愧疚不责。孩子犯了错误,家长本应该及时纠正、斥责,但是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了错误,已经悔过,这时候家长就不应该再责备了。因为孩子既然悔悟了,就表明他以后不会再犯类似错误了,家长再责备就是画蛇添足了。
第三,暮夜不责。意思是说晚上不要责骂孩子,因为晚上是孩子睡觉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责骂孩子,会使孩子难以安眠,影响身体健康,甚至造成心理疾病。
第四,饮食不责。传统医学讲究“食不言,睡不语”,无论是吃饭还是睡觉,都尽量不要说话,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吃饭是孩子摄取营养,保障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家长如果在吃饭的时候责骂孩子,很可能会影响孩子吃饭,甚至造成消化不良。
第五,喜悦不责。孩子高兴的时候,家长不适宜责备孩子。因为孩子高兴的时候,气血舒畅,如果忽然受到责骂,孩子情绪大喜大悲,很容易造成气血阻逆,落下病根儿。
第六,悲忧不责。如果孩子正处在悲伤难过的状态中,家长也不适宜对孩子责备,因为这时候孩子心情本来就很低落,家长如果继续责备等于对孩子的心情“雪上加霜”。这时候,家长应该做的是对孩子进行安慰和鼓励。
第七,疾病不责。孩子即使犯了过错,但是如果他正处于生病的状态,也千万不要责备。因为生病的时候是孩子身心最脆弱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绝不是疾风暴雨般的斥责。
如果我的回答有误,请留言告诉我,我非常愿意核实并更正。
标签:七不责,借鉴,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