痄腮是因感受风温邪毒,壅阻少阳经脉引起的时行疾病。以发热、耳下腮部漫肿疼痛为临床主要特征。
中医称为痄腮,民间亦有称为“鸬鹚瘟”、“蛤蟆瘟”。
西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
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易于流行。
学龄儿童发病率高,能在儿童群体中流行。一般预后良好。少数儿童由于病情严重,可出现昏迷、惊厥变证,年长儿如发生本病,可见少腹疼痛、睾丸肿痛等症。
痄腮的病名首见于金代,《疮疡经验全书·痄腮》记述:“此毒受在牙根耳聍”,通过肝肾气血不流,壅滞颊腮,此是风毒肿。”
指出了本病的病因和病机特点。
明代《外科正宗·痄腮》进一步阐明:“痄腮乃风热湿痰所生,有冬温后天时不正,感发传染者,多两腮肿痛,初发寒热。”并提出内服柴胡葛根汤,外敷如意金黄散的治疗方法。
[病因病机]
痄腮病因为感受风温邪毒,主要病机为邪毒壅阻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耳下腮部。风温邪毒从口鼻肌表而入,侵犯足少阳胆经。
胆经起于眼外眦,经耳前耳后下行于身之两侧,终止于两足第四趾端。
少阳受邪,毒热循经上攻腮颊,与气血相搏,气滞血郁,运行不畅,凝滞腮颊,故局部漫肿、疼痛。热甚化火,出现高热不退,烦躁头痛,经脉失和,机关不利,故张口咀嚼困难。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毒炽盛,正气不支,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蔽心包,可出现高热不退、抽风、昏迷等症。
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邪毒内传,引睾窜腹,则可伴有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
肝气乘脾,还可出现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
[临床诊断]
一、诊断要点
1.当地有腮腺炎流行,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
2.临床表现初病时可有发热,1—2天后,以耳垂为中心腮部漫肿,边缘不清,皮色不红,压之疼痛或有弹性,通常先发于一侧,继发于另一侧。口腔内颊粘膜腮腺管口可见红肿。
3.腮腺肿胀约经4-5天开始消退,整个病程约1-2周。
4.常见并发症有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也有并发脑膜炎者。
5.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尿、血淀粉酶增多。
二、鉴别诊断
发颐两颊肿胀疼痛,表皮泛红,腮腺化脓,按摩腮部可见口腔内腮腺管口有脓液溢出。
多为一侧腮部肿痛,无传染性,常继发于热病之后,又称化脓性腮腺炎。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痄腮的辨证要点主要是辨别轻证重证。轻证不发热或发热不甚,腮肿不坚硬,属温毒在表;重证发热高,腮肿坚硬,胀痛拒按,属热毒在里。
若出现高热不退,神识昏迷,反复抽风,或睾丸胀痛,少腹疼痛等并发症者,为变证。
二、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着重于清热解毒,佐以软坚散结。初起温毒在表者,以疏风清热为主,若病情较重,热毒壅盛者,治宜清热解毒为主。腮肿硬结不散,治宜软坚散结,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只可用宣、通之剂,以去其壅滞,不要过于攻伐,壅滞既去,则风散毒解,自然会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
对于病情严重出现变证,如邪陷心肝,或毒窜睾腹,则按熄风开窍或清肝泻火等法治之。
本病治疗应内服药与外治疗法配合应用,有助于局部消肿。
标签:痄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