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学习品质有:
一、学习兴趣浓厚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需要激发兴趣才能真正地进入学习状态。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首先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时兴致高昂、兴味盎然,自然能够注意集中、神情专注、活动持久。
二、学习态度端正
学习态度体现了对学习的基本看法。如果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就会对学习活动持肯定的看法,流露出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主动勤奋,愿意刻苦努力,并且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三、学习方法科学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方法就是学习时采用的工具与手段。如果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孩子就会感觉学习轻松愉快,“事半而功倍”,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自我提升的享受过程,会学习而爱学习。
四、学习能力优异
只要孩子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取得不错的学习成绩,知识与方法会转化为学习的能力技巧,学习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五、学习习惯良好
通常孩子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对学习的掌控度大大增强,自身实力强自然信心十足。学习能力优异的孩子会自我激励,追求卓越,向往成功,对学习上进乐此不疲,长期坚持就习惯成自然。
扩展资料: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这一概念包含三层意思:
①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通过学习,我们的行为会发生某种变化,如从不会游泳到会游泳。当然,有些学习不会在我们的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会影响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即改变我们的行为潜能,如宗教信仰;
②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如学会游泳后游泳技能将终身不忘。药物、疾病、疲劳等因素也会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暂时的,因此不能称为学习,如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提高成绩,学生因疾病降低学习成绩等;
③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有时候个体的生理成熟或衰老也会引起行为产生持久改变,如青春期少年的嗓音变化,这是由生理成熟引起的,与经验无关,所以不能称为学习。由经验而产生的学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正规学习,如有计划的训练或练习,学校的学习等;另一种是随机学习,因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如幼儿被开水烫一次就知道开水不能摸。
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认为,人的学习是“在社会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人和动物的学习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众所周知的“尝试错误说”“顿悟说”就解释了人和动物都具备的学习方式。
然而,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又有着本质的区别:①人的学习不仅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人类祖先遗留下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②人的学习是以语言为中介的,这是人与动物学习的根本区别;③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是动物做不到的。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①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②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③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学习(心理学名词)
标签:幼儿,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