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患者需要采取支持治疗,可以静脉输入高渗葡萄糖液,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改善肝功能,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输入白蛋白,新鲜血浆,提高免疫力,另外可以使用心得安或消心痛,来降低门静脉的压力,出现了腹水可以进行利尿,输白蛋白等对症治疗,也可以采取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法,比如针对腹水以及门静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在常规内外科治疗无效的终末期的肝病,可以采取肝移植的办法进行治疗。
导致肝硬化的病因有10余种,包括:
1.病毒性肝炎,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后,慢性肝炎持续进展,可发展至肝硬化。
2.脂肪性肝病。
3.酒精性肝病。
4.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5.药物或化学毒物。
6.胆汁淤积,任何原因引起的肝内外胆管梗阻,持续性的胆汁淤积,可发展为胆汁性肝硬化。
7.循环障碍,肝静脉或下腔静脉阻塞,慢性心功能不全及缩窄性心包炎,可致肝脏长期淤血,肝细胞变性及肝纤维化。
8.寄生虫感染,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等感染。
9.遗传和代谢疾病,包括铜代谢紊乱、血色病、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10.隐源性肝硬化,我国目前仍以,乙肝病毒感染最为常见。
肝硬化在CT可以表现为,早期肝硬化,肝脏正常或者增大,中晚期肝脏缩小,肝脏轮廓呈结节状凹凸不平,肝叶比例失调,通常是肝右叶萎缩,左叶及尾叶增生肥大,肝室之内密度不均匀,再生结节略高密度影,肝裂增宽,脾脏增大,可伴有腹水,增强扫描可见肝内密度趋向一致,同时可以显示胃底静脉曲张,肝硬化患者同时可以出现消瘦、乏力、皮肤瘀黑。
肝脏的结节增生显著的,见肝脏表面高低不平,外缘呈分叶或者是扇贝型,肝脏密度高低不均,在脂肪肝基础上演变而成的肝硬化,或肝硬化伴显著的脂肪浸润时,可见局灶性的低密度区。
肝炎后,肝硬化常常是右叶萎缩,尾叶代偿性增大,右叶保持正常,或缩小,或增大,增大常局限于外侧段;一是肝脏的大小和形态通常有缩小,有时缩小十分的显著,肝叶缩小或者是不成比例,以后一种形式多见;
标签:肝硬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