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13 讯 “各位病儿家属:因我院儿科医生缺乏,暂将急诊儿科的开诊时间自2016年10月13日起调整如下:挂号时间:7:45;停挂号时间:22:30;开诊时间:7:50-23:00;停诊时间23:00”。12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的这则调整急诊时间的告示引发了广泛关注,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再度备受关注。
数据显示,广东全省目前只有4家儿童专科医院,三成以上综合医院未设立儿科,每千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仅0.53人,距离国家的目标值至少还有2000人的缺口。
每个儿科医生每天负担的诊疗人次为24.5,工作量位居各科之首。随着二孩时代的到来,儿科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问题将会日益突出。
为了缓解儿科医生短缺现状,广东一直在努力,就在最近,广东省卫计委透露将出台提高儿科医务人员待遇的文件,广东的儿科医生将有岗位奖励金。
广州市也在年初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要加强儿科建设的要求。这些能成为儿科医生短缺的“破题”之举吗?
1.为何夜间停急诊?
15个医生接诊500人
“我们不是停了全部急诊,只是取消了晚上11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的接诊。我们的120照样出车,如果有危急患者送过来,我们病房的二级医生会下去立即接诊。
但确实会对一些普通疾病的急诊患者带来不便。”12日,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中山一院东院儿科主任柯志勇显得有些无奈,人手的紧缺已经让这位儿科主任十分“心累”——今年以来,他所在的中山一院东院的儿科已经有4名医生离职,还有两名医生在休产假。这也相当于整个儿科一下子少了6个人。
“现在满打满算15个人负责整个儿科四个病区的工作,其中还有一名退休返聘回来的老同志。”柯志勇说,以前下半夜的急诊一般只安排一位医生,现在把这名医生“节省”出来,勉强应对其他的班次。
急诊到底有多忙?“我们最高峰时一天接了快500个病人。”
柯志勇说,现在还没有到“最坏”的时候,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产科和新生儿科可能爆棚,儿科最紧张的时期已在不远处。
2.医生为何“心累”?
接诊量大沟通困难
“医生,我宝宝发烧了”,“医生,我的孩子咳嗽都好几天了”……
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一名儿科医生刚进诊室就被一群家长团团围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从业27年的儿内科门诊副主任何婉儿主任医师就是其中一员。她每周都开门诊,其中有两天是开全天,“一天要看70多个病人,但面对的却远远不止70多个人。”
何婉儿无奈地笑了笑,孩子看病,陪伴的阵容最少是“一拖二”,“一拖四”、“一拖六”的情况并不少见。
据统计,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日均门诊量就高达1.2万-1.3万人次,却只有600余名儿科医生分班次接诊,同时还要兼顾大量手术和住院儿童的治疗。
在这里,除去24小时的急诊不说,门诊有时候到晚上9点、10点还有不少患者,遇上换季患病高峰期,医生们都是加班加点地工作。“忙到头晕,有时候连上厕所都顾不上。”
儿科难,最难还是在沟通。
儿科又被称作“哑科”,问诊的时间比看诊的时间要长很多。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普儿科主任何丽雅主任医师深有感触,“医生不仅要看病,还要当家长的老师。
很多家长宁愿信百度都不愿信医生。比如,最简单的遵医嘱服药,没有多少家长能够真正做到,如果医生不一遍一遍说,就真的会耽误孩子病情。”
何丽雅表示,儿科的疾病跟其他科室一个重要的不同还在于病情变化特别快,因此儿科医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思考很多的问题,“家长只知道看诊时间短,但有多少人知道这背后有那么多无形的工作量?
儿科医生最累的还是心累。”
3.医生为何“出走”?
工作超负荷工资低
“金眼科、银外科,一钱不值是儿科。”这句在医疗界流传了多年的打趣话至今还“经久不衰”。
每一个医生都在超负荷工作,承受着各种压力,却拿着较低的收入,这已经不是某一家医院儿科的个别现象,而是目前全省儿科的尴尬现状。
“我们医院已经很好了,从来都不提儿科创收。
但即便这样也留不住人。”在说起儿科医生待遇的问题时,柯志勇十分无奈。
刚刚离职的4名医生里,有一名接手了家族的诊所,还有两名去了待遇高、工作压力小的民营医疗机构。
“他们在这里看一个病人的挂号费才3元,去到那边是一个患者300元的诊金。”
低待遇对应的却是对儿科医生的高要求。儿科医生常年面对的都是不会说话,或者表达能力不足的婴幼儿,而儿科的疾病种类又涵盖方方面面,因此,儿科专业的学生们要修的课程也比其他医学生要多很多,几乎临床医学所有的课程儿科专业都有。
经过5年的本科和3年的研究生学习,甚至是博士生学习,儿科毕业生从学校出来后还得经过几年规培,再在病房、急诊等轮一圈,才能够独自出门诊。
完成这些过程的医生才有机会进一步考取中级职称,而科研课题、学术论文等硬件要求,也要花费医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医师需要15年至20年的时间。
与此同时,儿科医患关系紧张也让越来越多的儿科医生“压力山大”,何丽雅和柯志勇的科室,不少年轻医生坦言睡不好、很焦虑。
于是,越来越多的儿科医生选择了离开,待遇好、压力小的民营诊所成为了热门去处,而还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了离开这个行业。
4.如何提高医生待遇?
或部分增收30%诊疗费
为缓解儿科医生短缺的现状,广东在持续努力。
前不久,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省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办理情况通报会上,省卫计委等单位就透露,目前已经起草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将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
其中就规定,对于6岁及以下的儿童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将加收不超过30%费用,调整后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对此,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主任龚四堂表示,这30%的增收费用,其实应该覆盖至整个儿科层面,因为儿科的看诊跟成人相比难很多,要让所有的儿科医生真正获得荣耀感和获得感,最重要的是提高待遇,让他们“愿意干,留得住”。
而柯志勇则表示,提高诊金是关键。
“现在的挂号费太便宜了,同样是几块钱看病,病人当然是去三甲大医院了。”
他指出,目前三甲医院的儿科绝大多数是常见病和多发病患者,能看这些病的社区医院却无人问津,“往往是普通感冒的患者把号都挂完了,远道而来的大病、重病患者没号了。这是很不合理的。”
他建议,三甲医院的诊金应该50元起步,让医生的收入提高,把病人真正分流,“三甲的医生应该专注疑难杂症,让价值真正得到体现。”
标签:儿科医生,再受,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