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百书>百科问答>“曹子桓,如果有来生,我不愿意再见到你。”

“曹子桓,如果有来生,我不愿意再见到你。”

2024-06-08 05:16:45 编辑:join 浏览量:583

“曹子桓,如果有来生,我不愿意再见到你。”

公元221年,曹丕命人将甄氏赐死,葬于邺城。

《军师联盟》接近大结局,甄宓也终于沿着史书的记载被赐死,死之前对曹丕说的这句话,留下了她出场以来最凄美的画面。让观众知道:原来,她是怨恨曹丕的,因为这个人打破了自己所有的梦幻;原来,她是怨恨命运的,命里只可为棋,而自己却不是下棋的人。那么对于这段剧情,笔者有什么想说的呢?

其实在刚刚追这部剧的时候,我想过,它或许会是沿着正史的路线,以《三国志》《晋书》为依据,拍出一部不同于《三国演义》的传记。久久的观看下来,虽然大致情节是取正史而弃演绎,但是不少细节推敲下来,却又不完全贴合史书记载。比如,司马懿装病不任职这段,史书记载于公元201年,为了这件事情,还有一个小风波。一个婢女见到无恙的司马懿装病,遭到张春华的灭口。可是,我们又发现,电视剧的一开始便是华佗为张春华接生,华佗被赐死,将五禽戏留在司马家。然而华佗却是公元208年才死的。如此看来,电视剧不完全按照史书。于是,笔者就糊涂了,从各种细节来看,《军师联盟》处理的很得当,许多专属于当时的摆设,布置,甚至三国志晋书等专属于某人的特征,剧组都完全还原,何以在某些人物死亡,甚至出仕的关键年龄没有依据呢?这种百思不得其解,终于在甄宓的故事告一段落后,才得以解开。

首先,历史中的甄宓并无名字的记载,通叫甄夫人。那么甄宓的名字怎么来的呢?源自曹植的《洛神赋》。《洛神赋》还有一个名字《感甄赋》,而洛神又有一个别称:宓妃。因为曹植和甄宓的传言由来已久,故久而久之就有人将甄氏叫成甄宓。然,此二人的关系无论从《三国志》亦或《晋书》还是其他正史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是恋人,种种迹象只是后人捕风捉影。最早在著书立说之中见到的此类说法还是于南朝时期史书批注。由此可见,甄宓曹植相爱,只能说是未经证实的传言。从这一点来看,《军师联盟》是引用了野史。

其实一件事情,没有证实之前,看什么现象都会认为经不得推敲。然而,一旦它被认定是真的,那么这些现象又反成了铁证。在甄宓曹丕相爱的这个大前提之下,我们沿着剧情发展来看。曹植在监狱里终于做出了《七步诗》,曹丕将甄宓的死讯告诉曹植,引来这个“大男孩”嚎啕大哭。此外,曹丕拿出甄宓玉枕,原来她早就把曹植的诗词抄写在绢布上,日日拿来诵念,日日拿来思念,此玉枕亦是收藏绢布的玉匣。这段剧情当然不是凭空原创,前面说过了,剧组细节处理的很到位,一不留神,一个典故就过去了。根据唐代作者李善在他的文选中有过这样一段记载:甄宓死后,曹植去觐见曹丕,曹丕拿出甄宓的玉枕给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场。当日夜,曹睿又宴请曹植,索性将玉枕赠给了叔叔。《军师》额外加进了书信,则使得故事更为合理且感人。不知各位是否注意,甄宓生前就总拿着一块白布念,还惹得丈夫很不开心。

《洛神赋》根据历史记载,是曹植作于公元222年,从邺城返回。这刚好是甄宓死后的一年,剧情安排应该就是曹植马上从邺城返回封地追思恋人时做的了吧。这样的剧情,正史当然不能够写,因为无真凭实据,也不值得推敲。可是如果单单作为一个故事,那么就当然可以写,只要前后安排合情合理。

听故事,最难做到的是什么?答曰:听。这个电视剧的名字叫做《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并没有说叫《三国志》既然没有将正史或者三国演义作为标榜,独立编写一个自己的故事,正史典故,野史秘闻,都涉及有和不可呢?如此看来,笔者之前把思绪拘泥在前人著述之中,实在是太肤浅了。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人物的时间线有些错乱,故事设定而已。

读三国时期的故事,最难做到的是什么?答曰:忘记三国。总是看评论说,魏蜀吴,从不见蜀国和吴国。可是殊不知,三个国家同时出现的时候,是三个国家有交锋的时候。那么没有交锋的部分就不看了吗?就如同,荀彧的价值只是体现在和国外打仗吗?郭嘉的价值又只是敌人出现的时候,才能够显示出来吗?视角不同,此视角是内政而已。

标签:曹子,来生,见到

版权声明:文章由 问百书 整理收集,来源于互联网或者用户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如转载请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wenbaishu.com/answer/415736.html
热门文章
二维码